新能源汽车盘点(10个新能源汽车品牌)
1
2025 / 04 / 04
昨日,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季度的最新财报,在产销纪录再次创下新高的三个月,整个业界都在关注,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究竟赚了多少钱,它和比亚迪等对手在财报数据的较量中,究竟拥有哪些优势与短板。 短期牺牲换取长期收益——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特斯拉的财报表现,这句话想必非常合适。
车市价格战在8月份似乎又打响了。上汽大众、零跑汽车、奇瑞新能源、上汽MG、长城欧拉、极氪汽车等车企相继宣布降价,最高降幅达6万元。此外,还有车企通过调整权益、推出价格更低的车型实现变相降价。
年一季度,车市大环境仍未改变,价格战甚至愈演愈烈。从已公布第一季度财报的8家上市整车企业来看,大部分车企销量基本呈现同比上涨,但净利润方面仅4家车企实现同比增长,大多数车企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。国内车企的财报证明了,当全行业内卷价格后,业内将没有赢家。
1、不少车友应该还记得,上半年车市由特斯拉牵头降价而引发的“价格战”尤其是东风集团的随后加入,放出了雪铁龙C6优惠9万的信息更是直接震撼了整个中国汽车圈。于是后续不少车企纷纷加入“降价潮”中,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下,23年上半年究竟有那哪几款车型能杀出重围呢。
2、当前,中国豪华汽车市场变化巨大,在新势力品牌的冲击下,包括BBA在内的豪华品牌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。身处其中的凯迪拉克,也在思考如何引领“新豪华”。 近三年以来,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占率飞速增长,市场电动化渗透率从2020年7%迅速提升到2022年27%。
3、时间进入2024年,整个汽车行业呈现出一片“乱象”,在国产新能源车企的价格冲击下,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陷入了价格战。有人真心诚意、有人虚情假意,看似优惠幅度都很高,但一顿“套餐”吃下来,发现真正可口的主菜并不多,甚至还有不少条件限制。
那么,小鹏G6能有这么低的价格,就只剩下两方面的因素。第一,小鹏汽车的销量规模虽然不足以摊薄成本,但过去半年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高,供应链越来越成熟,整体的采购成本是在下降的,这会压低小鹏汽车的成本。第二,小鹏汽车为了扩大销量,暂时舍弃营收与利润。
1、年的价格战不仅不会结束,甚至还将比以往更加惨烈,演变成漫长的拉锯战。在这刺刀见红的战场上,车企更需要回归基础,更加聚焦于具体的产品质量与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。
2、很显然,想在2024年攻下高端市场份额,新能源车必须在30万元以上,甚至更高的价位,立足智能化护城河。就在前不久刚举办的腾势汽车用户沟通日上,腾势也表示将打造“行业内首个在量产车上实现整车智能的品牌”,非常明确地将腾势汽车今年的发展方向,指向了包括高阶驾驶辅助系统在内的智能化体系打造。
3、特斯拉刚刚宣布降价的Model Y长续航版和Model 3两款车型,恰恰属于这一价格区间,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,伴随着此次调价正式来到了30万元以内区间,Model 3则接近20万元级别,降价后难以避免会对定价在20万元—30万元的同级新能源车型产生一定的威胁。 同样在此轮降价中打入了30万元以内市场的还有极氪001。
1、年仍将延续的、以头部新能源车企为主导的价格战大多保持在10万—20万元的主流价格带,所面向的是竞争最激烈的平民消费领域,同时,前几年崛起的造车新势力,如今也逐渐进入需要对早期产品进行维护的阶段。
2、龙行龘龘的2024年,想要前程朤朤还是要先过“价格战”这一关。 前有特斯拉,后有比亚迪,这两位算是把降价策略玩明白了。特别是龙年开年的这一战,比亚迪直言“电比油低”,要以98万元的起售价,彻底拉开与燃油车的大决战。 如王传福所言,比亚迪在10万-20万元市场有定价权。
3、年特斯拉开启新一轮的降价,不过在车市上基本荡不起多少水花,因为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23年年初,特斯拉最高幅度降价6万元,Model 3的起售价降至299万元,对比如今的售价几乎相差3万元,再置于当前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之下,特斯拉却反其道而行之,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,直接涨价促销。
4、不过,在2024年首月的销售数据还没有出炉的情况下就选择降价,无外乎两方面的可能性,一方面是其所储备的订单数据有所下滑,特斯拉依然希望能够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多的新增订单;另一方面,马斯克以及特斯拉高层可能制定了更为激进的销量目标。在全球经济局势依然不甚明朗的情况下,特斯拉需要通过降价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。
1、夸张地说,动力电池几乎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价格。那么这是否意味着,只要动力电池的成本下降,网友们就可以享受到降价红利呢?电池成本大跌,调价空间加大目前,电池在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的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。因此,低成本的动力电池将直接并较大力度地影响新能源车的售价。
2、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来看,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2%,电机和电控分别占10%和11%。因此,电池价格的下跌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。据统计,每降低10万元/吨的碳酸锂价格,70KWh电池的电动汽车成本就能降低0.85万至5万元,如果车企能够将成本降低转嫁给消费者,新能源车的售价可能会降低约1万元。
3、但随着电池级碳酸锂、工业级碳酸锂、氢氧化锂、镍豆等锂电材料的报价不断走低,叠加3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同比持平的情况,许多新能源车型便开始未雨绸缪,率先进行降价。
4、新能源汽车价格的持续下探,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各大车企之间内卷的加剧,实际上还是造车成本的降低所致。都知道,前些年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之所以远高于燃油车,就是受造车成本的影响,而影响新能源汽车造车成本的最大因素就是动力电池。
5、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技术的行业,技术的进步可以带来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升。例如,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,电池成本的下降可以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。据统计,2022年全球电池成本为每千瓦时100美元左右,相比2010年的1000美元左右,下降了90%。
6、大家都知道,新能源车的成本大头也就是电池了,碳酸锂价格下跌就意味着新能源产品的价格也将有不小的波动,从比亚迪秦PLUS DM-i直接将价格下探到了十万以内就不难看出,“油电同价”不再是“噱头”,不仅如此,最近各家新能源品牌也开始官宣降价了。